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招生就业 >> 本科生招生 >> 正文

吕氏贵宾会网址0022专业建设情况

作者: 王俊   审核人: 唐浩   文章来源: 本站原创    点击数:   发布时间: 2025-05-07

学院招生专业有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金属材料工程、交通工程、材料物理、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材料化学7个本科专业。以下为各个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核心课程简介: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专业代码:080401   学科门类:工学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江苏省及周边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身心素质、职业道德和文化修养,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所需的数学与自然科学知识、工程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具有不断学习、适应社会和职业发展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国际视野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能够在建筑材料、新材料行业及相关产业生产一线从事工程设计、产品开发与制造、技术运用与改造、质量检测、运行管理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水平应用型专门人才。

毕业生经过5年左右的工程实践,预期在建筑材料、新材料行业及相关产业领域达到以下目标:

1.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

2.具备工程师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能较好地胜任专业岗位的工作要求;

3.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能够从事专业领域方面生产监督、质量检测等工作;

4.能够在跨职能的团队中工作、并能有效交流与合作;

5.能够在专业相关领域取得一定的职业发展。

 

二、课程体系

课程分模块学分学时统计表

课程模块

学分

占总学分的比例(%

学时

占总学时的比例(%

理论

实验与实践

理论

实验与实践

讲授

实验与实践

小计

通识模块

通识必修课程

81

7

46.02

3.98

1396

120

1516

41.60

通识选修课程

 

 

 

 

 

 

 

 

专业模块

专业基础课程

17.5

 

9.94

 

280

 

280

7.68

专业核心课程

16

 

9.09

 

256

 

256

7.03

专业选修课程

4.5

 

2.56

 

72

 

72

1.98

素质与能力拓展模块

10

2

5.68

1.14

160

64

224

6.15

集中实践模块

0.5

37.5

0.28

21.31

8

1288

1296

35.57

小计

129.5

46.5

73.57

26.43

2172

1472

3644

100

最低毕业学分:176

 

工程认证专业课程体系分类统计表

课程模块

学分

占总学分的比例(%

学时

占总学时的比例(%

理论

实验与实践

小计

讲授

实验

与实践

小计

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

28.5

 

28.5

16.19

456

 

456

12.51

工程基础类、专业基础类、专业类课程

54.5

2

56.5

32.10

872

40

912

25.03

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

0.5

39.5

40

22.73

8

1352

1360

37.32

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

46.5

4.5

51

28.98

836

80

916

25.14

小计

130

46

176

100

2172

1472

3644

100

最低毕业学分176

 

三、核心课程

大学物理、无机及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工程基础、材料性能表征、材料结构表征、粉体工程及设备、热工过程及设备、胶凝材料工艺学、混凝土科学与工程、陶瓷工艺学、玻璃工艺学、材料制备技术实验等。

主要实践环节:认识实习、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材料工厂CAD设计、粉体工程课程设计、热工课程设计、专业综合实验、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一)

课程

 

模块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课内学时

建议开课学期和学分分配

考核

讲授

实验

上机

实践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1

2

1

2

1

2

1

2

数学与自然科学类

课程

数学类

课程

13020137

高等数学B

10

160

 

 

 

5

5

 

 

 

 

 

 

+

13020111

线性代数B

2

32

 

 

 

 

 

2

 

 

 

 

 

+

13020112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3

48

 

 

 

 

 

 

3

 

 

 

 

+

自然科学类

课程

13020205

大学物理B

5

80

 

 

 

 

2.5

2.5

 

 

 

 

 

+

03021006

无机及分析化学C

4

64

 

 

 

 

4

 

 

 

 

 

 

+

03021046

物理化学B

4.5

72

 

 

 

 

 

4.5

 

 

 

 

 

+

应修学分

28.5

 

01021118

工程制图C

2.5

32

 

8

 

2.5

 

 

 

 

 

 

 

+

07020191

C语言程序设计

2.5

32

 

16

 

2.5

 

 

 

 

 

 

 

+

05021600

工程力学C

3

44

4

 

 

 

 

3

 

 

 

 

 

+

01021120

机械设计基础B

3

44

4

 

 

 

 

 

3

 

 

 

 

 

06021106

电工技术B

2.5

32

8

 

 

 

 

 

2.5

 

 

 

 

+

07020193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

0.5

8

 

 

 

 

0.5

 

 

 

 

 

 

 

02022361

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

(产教融合课程)

1.5

24

 

 

 

 

 

 

 

 

1.5

 

 

+

应修学分

15.5

 

02021062

专业导论

1

16

 

 

 

1

 

 

 

 

 

 

 

 

02021212

材料科学基础A

5.5

88

 

 

 

 

 

 

5.5

 

 

 

 

+

02021362

材料工程基础A

4

64

 

 

 

 

 

 

4

 

 

 

 

+

02021227

材料性能表征

2.5

40

 

 

 

 

 

 

 

2.5

 

 

 

+

02022096

Introduction to Materials

(双语课程)

2

32

 

 

 

 

 

 

 

2

 

 

 

+

02022333

材料结构表征

2.5

40

 

 

 

 

 

 

 

2.5

 

 

 

+

应修学分

17.5

 

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二)

课程

 

模块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课内学时

建议开课学期和学分分配

上机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1

2

1

2

1

2

1

2

 

 

 

 

02022441

粉体工程及设备

(产教融合课程)

3

48

 

 

 

 

 

 

 

3

 

 

 

+

02022006

胶凝材料工艺学

2.5

40

 

 

 

 

 

 

 

2.5

 

 

 

+

02022346

混凝土科学与工程

2.5

40

 

 

 

 

 

 

 

 

2.5

 

 

+

02022130

生态环境材料

2

32

 

 

 

 

 

 

 

 

2

 

 

 

02022444

热工过程及设备(Ⅰ) 

(产教融合课程)

2.5

40

 

 

 

 

 

 

 

 

2.5

 

 

 

02022443

材料工厂设计概论(Ⅰ) 

(产教融合课程)

2

32

 

 

 

 

 

 

 

 

2

 

 

 

02022442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案例分析

(产教融合课程)

1.5

24

 

 

 

 

 

 

 

1.5

 

 

 

 

应修学分

16

 

02022441

粉体工程及设备

(产教融合课程)

3

48

 

 

 

 

 

 

 

3

 

 

 

+

02022013

陶瓷工艺学

2.5

40

 

 

 

 

 

 

 

2.5

 

 

 

+

02022348

玻璃工艺学

2.5

40

 

 

 

 

 

 

 

 

2.5

 

 

+

02022141

功能信息材料

2

32

 

 

 

 

 

 

 

 

2

 

 

 

02022447

热工过程及设备(Ⅱ) 

(产教融合课程)

2.5

40

 

 

 

 

 

 

 

 

2.5

 

 

 

02022448

材料工厂设计概论(Ⅱ) 

(产教融合课程)

2

32

 

 

 

 

 

 

 

 

2

 

 

 

02022442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案例分析

(产教融合课程)

1.5

24

 

 

 

 

 

 

 

1.5

 

 

 

 

应修学分

16

 

02022242

粉末冶金概论

1.5

24

 

 

 

 

 

 

 

1.5

 

 

 

 

02022263

水泥混凝土外加剂

1.5

24

 

 

 

 

 

 

 

 

1.5

 

 

 

02022314

无机材料合成新技术

1.5

24

 

 

 

 

 

 

 

 

 

1.5

 

 

02022315

新型建筑材料

1.5

24

 

 

 

 

 

 

 

 

1.5

 

 

 

02022300

纳米材料

1.5

24

 

 

 

 

 

 

 

1.5

 

 

 

 

02022321

高技术陶瓷材料

1.5

24

 

 

 

 

 

 

 

 

1.5

 

 

 

02022307

薄膜材料与薄膜技术

1.5

24

 

 

 

 

 

 

 

1.5

 

 

 

 

02022308

新能源材料

1.5

24

 

 

 

 

 

 

 

1.5

 

 

 

 

02022309

高性能纤维制备技术

1.5

24

 

 

 

 

 

 

 

 

1.5

 

 

 

02022310

高分子材料加工助剂

1.5

24

 

 

 

 

 

 

 

 

1.5

 

 

 

02022311

涂料与黏合剂

1.5

24

 

 

 

 

 

 

 

 

1.5

 

 

 

02022303

复合材料概论

1.5

24

 

 

 

 

 

 

 

1.5

 

 

 

 

02022224

汽车材料

1.5

24

 

 

 

 

 

 

 

 

1.5

 

 

 

应修学分

4.5

 

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三)

课程

模块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周数

建议开课学期和学分分配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1

2

1

2

1

2

1

2

一︶

00000096

军事技能训练

2

2

2

 

 

 

 

 

 

 

02025113

认识实习

1

1

 

1

 

 

 

 

 

 

01020001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2

2

 

 

 

2

 

 

 

 

02025064

粉体工程课程设计

2

2

 

 

 

 

2

 

 

 

02025006

热工课程设计

2

2

 

 

 

 

 

2

 

 

02025095

材料工厂CAD设计

2

2

 

 

 

 

 

2

 

 

02022387

专业综合实验

3

3

 

 

 

 

 

 

3

 

02025096

毕业实习

3

3

 

 

 

 

 

 

3

 

02025101

毕业设计(论文)

12

15

 

 

 

 

 

 

 

12

应修学分

29

 

二︶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课内学时

建议开课学期和学分分配

讲授

实验

上机

实践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1

2

1

2

1

2

1

2

02020101

创新思维教育与实践

1

8

 

 

8

 

 

 

 

1

 

 

 

18020006

物理实验

1

 

32

 

 

 

1

 

 

 

 

 

 

18021006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

1

 

32

 

 

 

1

 

 

 

 

 

 

18021004

物理化学实验

1

 

32

 

 

 

 

1

 

 

 

 

 

02022386

材料性能表征实验

1

 

32

 

 

 

 

 

 

1

 

 

 

02022334

材料结构表征实验

1

 

32

 

 

 

 

 

 

 

1

 

 

02021228

材料工程技术实验

1.5

 

48

 

 

 

 

 

 

 

1.5

 

 

02022382

材料制备技术实验

1.5

 

48

 

 

 

 

 

 

 

 

1.5

 

应修学分

9

 

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四)

课程

 

模块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课内学时

建议开课学期和学分分配

考核

讲授

实验

上机

实践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1

2

1

2

1

2

1

2

00000010

军事理论

2

36

 

 

 

2

 

 

 

 

 

 

 

 

11000037

思想道德与法治

3

48

 

 

 

3

 

 

 

 

 

 

 

 

1100004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

32

 

 

16

 

3

 

 

 

 

 

 

 

11000029

形势与政策

2

32

 

 

 

2

 

11000038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

48

 

 

 

 

 

3

 

 

 

 

 

 

1100004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3

32

 

 

16

 

 

 

3

 

 

 

 

 

1100004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3

48

 

 

 

 

 

 

3

 

 

 

 

 

38020203

大学英语

10

160

 

 

 

3

3

2

2

 

 

 

 

+

38020204

听力专项实践

1

 

 

 

16

1

 

 

 

 

 

14020191

体育

4

144

 

 

 

4

 

 

30001009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

16

 

 

16

2

 

 

 

 

 

 

 

 

00000011

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

1

16

 

 

 

1

 

 

 

 

 

 

 

 

11000046

劳动教育

1

16

 

 

16

1

 

30001010

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

1

16

 

 

 

 

 

 

 

 

1

 

 

 

应修学分

39

 

 

四史教育类

1

 

 

 

 

 

 

 

 

 

 

 

 

 

 

人文科学类

 

 

 

 

 

 

 

 

 

 

 

 

 

 

 

管理与策划类

 

 

 

 

 

 

 

 

 

 

 

 

 

 

 

自然科学与新技术类

 

 

 

 

 

 

 

 

 

 

 

 

 

 

 

艺术与美育类

 

 

 

 

 

 

 

 

 

 

 

 

 

 

应修学分

5

各专业根据盐工发2023【46】文件中的要求执行

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五)

课程

 

模块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课内学时

建议开课学期和学分分配

考核类型

讲授

实验

上机

实践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1

2

1

2

1

2

1

2

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

素质拓展

 

公共艺术

2

32

 

 

 

 

2

 

 

 

 

 

39022279

技术经济分析

1.5

24

 

 

 

 

 

 

 

1.5

 

 

 

 

04022433

企业管理

1.5

24

 

 

 

 

 

 

 

1.5

 

 

 

 

11023016

沟通与写作

2

16

 

 

16

 

 

 

 

 

2

 

 

 

应修学分

7

 

类素质拓展

02023003

科研导论

1.5

24

 

 

 

 

 

 

 

1.5

 

 

 

 

02022320

科技创新与论文写作

1.5

24

 

 

 

 

 

 

 

 

1.5

 

 

 

07022462

大数据分析与应用

1.5

24

 

 

 

 

 

 

 

1.5

 

 

 

 

02022428

人工智能前沿技术

1.5

24

 

 

 

 

 

 

 

 

1.5

 

 

 

02022285

材料科学发展前沿

(双语课程)

1.5

24

 

 

 

 

 

 

 

 

1.5

 

 

 

02022317

隐身材料

1.5

24

 

 

 

 

 

 

 

 

1.5

 

 

 

应修学分

3

 

能力拓展模块应修学分

2

按学校相关文件执行

应修学分

12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

专业代码:080414T     学科门类:工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江苏省及周边区域经济发展,适应国家战略性新能源产业的需要,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身心素质、职业道德和文化修养,掌握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所需的数学与自然科学知识、工程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良好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具有不断学习、适应社会和职业发展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国际视野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能够以低碳能源为特色,在光伏、锂离子电池、节能环保等行业,从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的生产、设计、研发和管理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水平应用型专门人才。

毕业生经过5年左右的工程实践,预期在新能源材料与器件设计制造行业及相关产业领域达到以下目标:

1.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身体和心理素质、职业道德规范和社会责任感;

2.具备专业所需要的数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工程基础知识并能够运用到工程实践;

3.具有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学科的基本知识与实验技术,能够初步解决专业相关的结构设计、工艺开发、技术管理、产品生产与应用中的复杂工程问题;

4.具有组织、领导、管理等方面的初步能力,能与工作相关团队进行有效沟通及跨文化协调能力,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主动追求培训、继续教育等学习机会,不断提升专业工作能力、管理水平;

5.能够较好地胜任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及相关行业不同性质的岗位工作要求,担任技术骨干或项目管理人员。

 

二、课程体系

课程分模块学分学时统计表

课程模块

学分

占总学分的比例(%

学时

占总学时的比例(%

理论

实验与实践

理论

实验与实践

讲授

实验与实践

小计

通识模块

通识必修课程

74.25

9.75

42.7

5.6

1280

220

1500

42.6

通识选修课程

5

0

2.9

0.0

80

0

80

2.3

专业模块

专业基础课程

15

3

8.6

1.7

240

96

336

9.5

专业核心课程

14.5

1.5

8.3

0.9

232

48

280

7.9

专业选修课程

9

0

5.1

0.0

144

0

144

4.1

素质与能力拓展模块

10

2

5.7

1.1

160

32

192

5.4

集中实践模块

0

31

0.0

17.7

0

992

992

28.1

小计

127.75

47.25

73

27.0

2136

1388

3524

100

最低毕业学分:175

 

工程认证专业课程体系分类统计表

课程模块

学分

占总学分比例(%)

学时

占总学时的比例(%)

理论

实验与实践

小计

理论

实验与

实践

讲授

实验与实践

小计

数学与自然科学类

28.5

3

31.5

16.3

1.7

456

96

552

15.7 

工程基础类、

专业基础类、专业类

52.25

8.25

59.5

29.9 

4.7

836

212

1048

29.7

人文社会科学类

通识教育

47

5

52

26.9 

2.9

844

88

932

26.4 

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

0

31

31

0.0

17.7 

0

992

992

28.2

小计

127.75

47.25

175

73

27

2136

1388

3524

100

最低毕业学分:175

 

三、核心课程

大学物理B、物理化学、工程制图C、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与器件、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结构表征、材料性能表征、应用电化学等。

主要实践环节:金工实习、AutoCAD、认识实习、专业综合实验、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一)

课程

 

模块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课内学时

建议开课学期和学分分配

考核类型

实验

上机

实践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1

2

1

2

1

2

1

2

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

数学类课程

13020137

高等数学B

10

160

 

 

 

5

5

 

 

 

 

 

 

+

13020111

线性代数B

2

32

 

 

 

 

 

2

 

 

 

 

 

+

13020112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3

48

 

 

 

 

 

 

3

 

 

 

 

+

自然科学类课程

13020205

大学物理B

5

80

 

 

 

 

2.5

2.5

 

 

 

 

 

+

18020006

物理实验

1

 

32

 

 

 

1

 

 

 

 

 

 

 

03021006

无机及分析化学C

4

64

 

 

 

 

4

 

 

 

 

 

 

+

18021006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

1

 

32

 

 

 

1

 

 

 

 

 

 

 

03021046

物理化学B

4.5

72

 

 

 

 

 

4.5

 

 

 

 

 

+

18021004

物理化学实验

1

 

32

 

 

 

 

1

 

 

 

 

 

 

应修学分

31.5

 

01021118

工程制图C

2.5

32

 

8

 

2.5

 

 

 

 

 

 

 

+

07020191

C语言程序设计

2.5

32

 

16

 

2.5

 

 

 

 

 

 

 

 

01021120

机械设计基础B

3

44

4

 

 

 

 

3

 

 

 

 

 

+

06021104

电工电子学B

4

56

8

 

 

 

 

 

4

 

 

 

 

+

07020193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

0.5

8

 

 

 

 

0.5

 

 

 

 

 

 

 

应修学分

12.5

 

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二)

课程

 

模块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课内学时

建议开课学期和学分分配

考核类型

讲授

实验

上机

实践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1

2

1

2

1

2

1

2

专业类课程

础课

02021062

专业导论

1

16

 

 

 

1

 

 

 

 

 

 

 

 

02021213

材料科学基础

4

64

 

 

 

 

 

 

4

 

 

 

 

+

02022333

材料结构表征

2.5

40

 

 

 

 

 

 

 

2.5

 

 

 

+

02022334

材料结构表征实验

1

 

32

 

 

 

 

 

 

1

 

 

 

 

02021205

固体物理

3

48

 

 

 

 

 

 

3

 

 

 

 

+

02021227

材料性能表征

2.5

40

 

 

 

 

 

 

 

2.5

 

 

 

+

02021219

材料性能表征实验

1

 

32

 

 

 

 

 

 

1

 

 

 

+

02021228

材料工程技术实验

1

 

32

 

 

 

 

 

 

 

1

 

 

 

02021249

Introduction to materials双语课程)

2

32

 

 

 

 

 

 

 

2

 

 

 

 

应修学分

17

 

专业

必修课程

02022274

半导体物理与器件

3

48

 

 

 

 

 

 

 

3

 

 

 

+

02021226

应用电化学

2.5

40

 

 

 

 

 

 

2.5

 

 

 

 

+

02022437

太阳能电池原理与工艺(产教融合)

2

32

 

 

 

 

 

 

 

 

2

 

 

 

02022407

材料制备技术

1.5

24

 

 

 

 

 

 

 

 

1.5

 

 

 

02022374

材料制备技术专业实验

1.5

 

48

 

 

 

 

 

 

 

1.5

 

 

 

02022408

储能材料与技术

1.5

24

 

 

 

 

 

 

 

 

1.5

 

 

 

02022455

新能源材料(产教融合)

2.5

40

 

 

 

 

 

 

 

2.5

 

 

 

 

02022255

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

1.5

24

 

 

 

 

 

 

 

 

1.5

 

 

 

应修学分

16

 

专业选修课

02022439

真空工学

1.5

24

 

 

 

 

 

 

 

1.5

 

 

 

 

02022224

汽车材料

1.5

24

 

 

 

 

 

 

 

 

1.5

 

 

 

02022226

工程案例分析

1.5

24

 

 

 

 

 

 

 

 

 

1.5

 

 

02022307

薄膜材料与薄膜技术*

1.5

24

 

 

 

 

 

 

 

1.5

 

 

 

 

02022409

新能源材料工厂设计概论

1.5

24

 

 

 

 

 

 

 

 

1.5

 

 

 

02022410

仿生材料

1.5

24

 

 

 

 

 

 

 

 

1.5

 

 

 

02022300

纳米材料

1.5

24

 

 

 

 

 

 

 

1.5

 

 

 

 

02022395

科学发展前沿

1.5

24

 

 

 

 

 

 

 

 

1.5

 

 

 

02022309

高性能纤维制备技术

1.5

24

 

 

 

 

 

 

 

 

1.5

 

 

 

02022306

节能技术与应用

1.5

24

 

 

 

 

 

 

 

 

1.5

 

 

 

02022303

复合材料概论

1.5

24

 

 

 

 

 

 

 

 

 

1.5

 

 

应修学分

9

*:限选课程

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三)

课程

 

模块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建议开课学期和学分分配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1

2

1

2

1

2

1

2

00000096

军事技能训练

2

2

2

 

 

 

 

 

 

 

18025016

金工实习

2

2

 

2

 

 

 

 

 

 

02025113

认识实习

1

1

 

1

 

 

 

 

 

 

01020001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2

2

 

 

2

 

 

 

 

 

02025001

AutoCAD

2

2

 

 

 

2

 

 

 

 

02025109

专业综合实验

3

3

 

 

 

 

 

 

3

 

02025121

课程设计(新能源材料)

2

2

 

 

 

 

2

 

 

 

02025142

课程设计(储能材料与技术)

2

2

 

 

 

 

 

2

 

 

02025022

毕业实习

3

3

 

 

 

 

 

 

3

 

02025101

毕业设计(论文)

12

15

 

 

 

 

 

 

 

12

应修学分

31

 

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四)

课程

 

模块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课内学时

建议开课学期和学分分配

考核类型

讲授

实验

上机

实践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1

2

1

2

1

2

1

2

00000010

军事理论

2

36

 

 

 

2

 

 

 

 

 

 

 

 

11000037

思想道德与法治

3

48

 

 

 

3

 

 

 

 

 

 

 

 

1100004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

32

 

 

16

 

3

 

 

 

 

 

 

 

11000029

形势与政策

2

32

 

 

 

2

 

 

 

 

 

 

 

 

11000038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

48

 

 

 

 

 

3

 

 

 

 

 

 

1100004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3

32

 

 

16

 

 

 

3

 

 

 

 

 

1100004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3

48

 

 

 

 

 

 

3

 

 

 

 

 

38020191

大学英语

10

160

 

 

 

3

3

2

2

 

 

 

 

+

38020204

听力专项实践

1

 

 

 

16

1

 

 

 

 

 

14020191

体育

4

144

 

 

 

4

 

 

30001009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

16

 

 

16

2

 

 

 

 

 

 

 

 

00000011

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

1

16

 

 

 

1

 

 

 

 

 

 

 

 

11000046

劳动教育

1

16

 

 

16

1

 

02020101

创新思维教育与实践

1

8

 

 

8

 

 

 

 

1

 

 

 

 

30001010

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

1

16

 

 

 

 

 

 

 

1

 

 

 

 

应修学分

40

 

 

“四史”教育类

1

 

 

 

 

 

 

 

 

 

 

 

 

 

 

人文科学类

 

 

 

 

 

 

 

 

 

 

 

 

 

 

 

自然科学与新技术类

 

 

 

 

 

 

 

 

 

 

 

 

 

 

 

管理与策划类

 

 

 

 

 

 

 

 

 

 

 

 

 

 

 

艺术与美育类

 

 

 

 

 

 

 

 

 

 

 

 

 

 

应修学分

5

据盐工发2023【46】文件中的要求执行。

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五)

课程

 

模块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课内学时

建议开课学期和学分分配

考核类型

讲授

实验

上机

实践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1

2

1

2

1

2

1

2

人文社会科学类

39022279

技术经济分析

1.5

24

 

 

 

 

 

 

 

 

 

1.5

 

 

04022433

企业管理

1.5

24

 

 

 

 

 

 

 

 

 

1.5

 

 

11023016

沟通与写作

2

16

 

 

16

 

2

 

 

 

 

 

 

 

 

公共艺术

2

32

 

 

 

 

2

 

 

 

 

 

应修学分

7

 

专业基础类素质拓展

02022428

人工智能前沿技术

1.5

24

 

 

 

 

 

 

 

1.5

 

 

 

 

02023003

科研导论

1.5

24

 

 

 

 

 

 

 

1.5

 

 

 

 

02022244

失效分析

1.5

24

 

 

 

 

 

 

 

1.5

 

 

 

 

07022462

大数据分析与应用 

1.5

24

 

 

 

 

 

 

 

 

1.5

 

 

 

02022285

材料科学发展前沿(双语课程)

1.5

24

 

 

 

 

 

 

 

 

 

1.5

 

 

应修学分

3

 

能力拓展模块应修学分

2

按学校相关文件执行

应修学分

12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

专业代码:080407   学科门类:工学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建材、化工、汽车、管材和涂料行业,服务江苏沿海新材料产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文化修养,掌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所需的数学与自然科学知识、工程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具有不断学习、适应社会和职业发展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国际视野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能够在高分子材料合成、改性和成型加工领域及其相关产业生产一线从事生产、管理、检测、新产品(新技术)开发与应用的高水平应用型专门人才。

毕业生经过5年左右的工程实践,预期在高分子材料及相关产业领域达到以下目标:

1.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身体和心理素质、职业道德规范和社会责任感;

2.具有专业所需要的数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工程基础知识并能够运用工程实践;

3.具备高分子材料科学的基本知识与实验技术,能够初步具有解决高分子材料的结构设计、工艺开发、技术管理、产品生产与应用中的复杂工程问题;

4.具有组织、领导、管理等方面的初步能力,能与工作相关团队进行有效沟通及跨文化协调能力,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主动追求培训、继续教育等学习机会,不断提升专业工作能力、管理水平;

5.能较好地胜任高分子材料及相关行业不同性质的岗位工作要求,担任技术骨干或项目管理人员。

 

二、课程体系

课程分模块学分学时统计表

课程模块

学分

占总学分的比例(%)

学时

占总学时的比例(%)

理论

实验与实践

理论

实验与实践

讲授

实验与实践

小计

通识模块

通识必修课程

57.5

6.5

32.58

3.68

1012

136

1148

32.43

通识选修课程

5

 

2.83

 

80

 

80

2.26

专业模块

专业基础课程

27.75

4.25

15.72

2.41

444

116

560

15.82

专业核心课程

23.5

3.5

13.31

1.98

376

112

488

13.79

专业选修课程

6

 

3.39

 

96

 

96

2.71

素质与能力拓展模块

12

 

6.80

 

192

 

192

5.42

集中实践模块

 

30.5

 

17.28

 

976

976

27.57

小计

131.75

44.75

74.65

25.35

2200

1340

3540

100

最低毕业学分:176.5

 

工程认证专业课程体系分类统计表

课程模块

学分

占总学分的比例(%)

学时

占总学时的比例

(%)

理论

实验

与实践

小计

理论

实验

与实践

讲授

实验与实践

小计

数学与自然科学类

课程

28.5

3

31.5

16.15

1.70

456

96

552

15.59

工程基础类、专业基础类、专业类课程

54.25

6.25

60.5

30.74

3.54

868

180

1048

29.60

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

 

30.5

30.5

 

17.28

 

976

976

27.57

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

49

5

54

27.76

2.83

876

88

964

27.23

小计

131.75

44.75

176.5

74.65

25.35

2200

1340

3540

100

最低毕业学分:176.5

 

三、核心课程

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材料工程基础、材料结构表征、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高分子合成工艺学、聚合物改性原理、高分子材料成型模具。

主要实践环节:塑料成型模具AutoCAD、高分子工厂工艺设计、专业综合实验、材料工程基础课程设计、金工实习、认识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一)

课程

 

模块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课内学时

建议开课学期和学分分配

考核类型

实验

上机

实践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1

2

1

2

1

2

1

2

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

数学类课程

13020137

高等数学B

10

160

 

 

 

5

5

 

 

 

 

 

 

+

13020111

线性代数B

2

32

 

 

 

 

 

2

 

 

 

 

 

+

13020112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3

48

 

 

 

 

 

 

3

 

 

 

 

+

自然科学类课程

13020205

大学物理B

5

80

 

 

 

 

2.5

2.5

 

 

 

 

 

+

30180021

物理实验

1

 

32

 

 

 

1

 

 

 

 

 

 

 

03021006

无机及分析化学C

4

64

 

 

 

 

4

 

 

 

 

 

 

+

18021006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

1

 

32

 

 

 

1

 

 

 

 

 

 

 

03021046

物理化学B

4.5

72

 

 

 

 

 

4.5

 

 

 

 

 

+

18021004

物理化学实验

1

 

32

 

 

 

 

1

 

 

 

 

 

 

应修学分

31.5

 

01021118

工程制图C

2.5

32

 

8

 

2.5

 

 

 

 

 

 

 

 

07020191

C语言程序设计

2.5

32

 

16

 

2.5

 

 

 

 

 

 

 

 

05021600

工程力学C

3

44

4

 

 

 

 

3

 

 

 

 

 

+

06021106

电工技术B

2.5

32

8

 

 

 

 

 

2.5

 

 

 

 

+

07020193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

0.5

8

 

 

 

 

0.5

 

 

 

 

 

 

 

应修学分

11

 

02021062

专业导论

1

16

 

 

 

1

 

 

 

 

 

 

 

 

02021217

基础有机化学

3.5

56

 

 

 

 

 

3.5

 

 

 

 

 

+

02021218

基础有机化学实验

1

 

32

 

 

 

 

1

 

 

 

 

 

 

02021250

材料科学基础

3

48

 

 

 

 

 

 

3

 

 

 

 

+

02021211

材料工程基础

3

48

 

 

 

 

 

 

 

3

 

 

 

+

02021249

材料概论(Introduction to Materials)

(双语课程)

2

32

 

 

 

 

 

 

 

 

2

 

 

+

应修学分

13.5

 

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二)

课程

 

模块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课内学时

建议开课学期和学分分配

考核类型

讲授

实验

上机

实践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1

2

1

2

1

2

1

2

专业类课程

业必修

02021216

高分子化学

3.5

56

 

 

 

 

 

 

3.5

 

 

 

 

+

02022374

材料制备技术专业实验

1.5

 

48

 

 

 

 

 

1.5

 

 

 

 

 

02021036

高分子物理

3.5

56

 

 

 

 

 

 

 

3.5

 

 

 

+

02021219

材料性能表征实验

1

 

32

 

 

 

 

 

 

1

 

 

 

 

02022333

材料结构表征

2.5

40

 

 

 

 

 

 

 

2.5

 

 

 

 

02022334

材料结构表征实验

1

 

32

 

 

 

 

 

 

1

 

 

 

 

02021242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

(产教融合课程)

3

48

 

 

 

 

 

 

 

 

3

 

 

+

02022038

高分子合成工艺学

3

48

 

 

 

 

 

 

 

3

 

 

 

+

02022040

聚合物改性原理

2

32

 

 

 

 

 

 

 

 

2

 

 

 

02022359

高分子材料成型模具

2

32

 

 

 

 

 

 

 

 

2

 

 

+

02021243

高分子材料成型机械 

(产教融合课程)

2

32

 

 

 

 

 

 

 

 

 

2

 

 

02022337

工厂设计与安全环保概论

2

32

 

 

 

 

 

 

 

 

2

 

 

 

应修学分

27

 

专业选修课

02022241

金属腐蚀与防护

1.5

24

 

 

 

 

 

 

 

 

1.5

 

 

 

02022242

粉末冶金概论

1.5

24

 

 

 

 

 

 

 

1.5

 

 

 

 

02022263

水泥混凝土外加剂

1.5

24

 

 

 

 

 

 

 

 

1.5

 

 

 

02022314

无机材料合成新技术

1.5

24

 

 

 

 

 

 

 

 

1.5

 

 

 

02022315

新型建筑材料

1.5

24

 

 

 

 

 

 

 

 

1.5

 

 

 

02022300

纳米材料

1.5

24

 

 

 

 

 

 

 

1.5

 

 

 

 

02022307

薄膜材料与薄膜技术

1.5

24

 

 

 

 

 

 

 

1.5

 

 

 

 

02022308

新能源材料

1.5

24

 

 

 

 

 

 

 

1.5

 

 

 

 

02022309

高性能纤维制备技术

1.5

24

 

 

 

 

 

 

 

 

1.5

 

 

 

02022310

高分子材料加工助剂

1.5

24

 

 

 

 

 

 

 

 

1.5

 

 

 

02022311

涂料与黏合剂

1.5

24

 

 

 

 

 

 

 

 

1.5

 

 

 

02022303

复合材料概论

1.5

24

 

 

 

 

 

 

 

1.5

 

 

 

 

02022338

沥青与沥青混合料

1.5

24

 

 

 

 

 

 

 

 

 

1.5

 

+

03022606

化工原理概论

2

24

 

 

 

 

 

 

 

 

 

2

 

 

应修学分

6

 

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三)

课程

 

模块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建议开课学期和学分分配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1

2

1

2

1

2

1

2

00000096

军事技能训练

2

2

2

 

 

 

 

 

 

 

18025016

金工实习

2

2

 

2

 

 

 

 

 

 

02021220

材料工程技术实验

1.5

2

 

 

 

 

 

1.5

 

 

02025081

材料工程基础课程设计

2

2

 

 

 

 

2

 

 

 

02025113

认识实习

1

1

 

1

 

 

 

 

 

 

02025099

高分子工厂工艺设计

2

2

 

 

 

 

 

 

2

 

02025100

塑料成型模具AutoCAD

2

2

 

 

 

 

 

2

 

 

02025109

专业综合实验

3

3

 

 

 

 

 

 

3

 

02025007

毕业实习

3

3

 

 

 

 

 

 

3

 

02025101

毕业设计(论文)

12

15

 

 

 

 

 

 

 

12

应修学分

30.5

 

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四)

课程

 

模块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课内学时

建议开课学期和学分分配

考核类型

讲授

实验

上机

实践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1

2

1

2

1

2

1

2

00000010

军事理论

2

36

 

 

 

2

 

 

 

 

 

 

 

 

11000037

思想道德与法治

3

48

 

 

 

3

 

 

 

 

 

 

 

 

1100004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

32

 

 

16

 

2

 

 

 

 

 

 

 

11000029

形势与政策

2

32

 

 

 

2

 

11000038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

48

 

 

 

 

 

3

 

 

 

 

 

 

1100004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3

32

 

 

16

 

 

 

2

 

 

 

 

 

1100004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3

48

 

 

 

 

 

 

3

 

 

 

 

 

38020191

大学英语

10

160

 

 

 

3

3

2

2

 

 

 

 

+

38020204

听力专项实践

1

 

 

 

16

1

 

 

 

 

 

14020191

体育

4

144

 

 

 

4

 

 

30001009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

16

 

 

16

2

 

 

 

 

 

 

 

 

00000011

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

1

16

 

 

 

1

 

 

 

 

 

 

 

 

11000046

劳动教育

1

16

 

 

16

1

 

02020101

创新思维教育与实践

1

8

 

 

8

 

 

 

 

1

 

 

 

 

30001010

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

1

16

 

 

 

 

 

 

 

 

1

 

 

 

应修学分

40

 

 

“四史”教育类

1

 

 

 

 

 

 

 

 

 

 

 

 

 

 

人文科学类

 

 

 

 

 

 

 

 

 

 

 

 

 

 

 

自然科学与新技术类

 

 

 

 

 

 

 

 

 

 

 

 

 

 

 

管理与策划类

 

 

 

 

 

 

 

 

 

 

 

 

 

 

 

艺术与美育类

 

 

 

 

 

 

 

 

 

 

 

 

 

 

应修学分

5

各专业根据盐工发2023【46】文件中的要求执行

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五)

课程

 

模块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课内学时

建议开课学期和学分分配

考核类型

讲授

实验

上机

实践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1

2

1

2

1

2

1

2

人文

社会

科学

类通

识教

质拓

 

公共艺术

2

 

 

 

 

 

2

 

 

 

 

 

11023016

沟通与写作

2

16

 

 

16

 

 

2

 

 

 

 

 

 

39022279

技术经济分析

1.5

24

 

 

 

 

 

 

 

1.5

 

 

 

 

04022433

企业管理

1.5

24

 

 

 

 

 

 

 

1.5

 

 

 

 

应修学分

7

 

专业

基础

类专

业课

素质拓展

02023003

科研导论

1.5

24

 

 

 

 

 

 

 

1.5

 

 

 

 

02022320

科技创新与论文写作

1.5

24

 

 

 

 

 

 

 

 

1.5

 

 

 

02022419

材料表面与界面

1.5

24

 

 

 

 

 

 

 

 

1.5

 

 

 

02022285

材料科学发展前沿

(双语课程)

1.5

24

 

 

 

 

 

 

 

 

1.5

 

 

 

07022462

大数据分析与应用

1.5

 

 

 

 

 

 

 

 

 

 

1.5

 

 

02022428

人工智能前沿技术

1.5

 

 

 

 

 

 

 

 

 

 

1.5

 

 

应修学分

3

 

能力拓展模块应修学分

2

按学校相关文件执行

应修学分

12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

专业代码:080405       学科门类:工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江苏省及周边区域金属材料产业发展,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身心素质、职业道德和文化修养,掌握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所需的数学与自然科学知识、工程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具有不断学习、适应社会和职业发展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国际视野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能够在金属材料、新材料行业及相关产业生产一线从事工程设计、产品开发与制造、技术运用与改造、质量检测、运行管理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水平应用型专门人才。

毕业生经过5年左右的工程实践,预期在金属材料、新材料行业及相关产业领域达到以下目标:

1.系统掌握材料科学的基础理论、金属材料的成分-组织结构-工艺-环境-性能之间关系的基本规律,具备解决材料结构研究与分析、金属材料微观组织控制与表面改性等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2.具备在金属材料及相关领域产品设计和研发、质量保证与控制、技术改造、生产组织与管理的能力。

3.能够通过自学或继续教育的途径拓展知识,开拓国际视野,适应职业发展,在生产过程中利用新知识、新技术实施节能、节材和环保措施。

4.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组织协调能力,与同事、专业的客户和公众有效沟通。

5.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服务意识、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课程体系

课程模块

学分

占总学分的比例(%)

学时

占总学时的比例

%)

理论

实验与实践

小计

讲授

实验与实践

小计

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

24

2

26

14.86

384

64

448

12.86

工程基础类、专业基础类、专业类课程

56

6

62

35.43

896

168

1064

30.54

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

 

30

30

17.14

 

960

960

27.55

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

52

5

57

32.57

924

88

1012

29.05

小计

132

43

175

100

2204

1280

3484

100

最低毕业学分:175

说明: “素质与能力拓展模块”划入“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 计算。

工程认证专业课程体系分类统计表

课程模块

学分

占总学分的比例(%)

学时

占总学时的比例(%)

理论

实验与实践

理论

实验与

实践

讲授

实验与实践

小计

通识模块

通识必修课程

77

3

44.00

1.71

1232

96

1328

39.15

通识选修课程

5

 

2.86

0.00

80

 

80

2.36

专业模块

专业基础课程

14

 

8.00

0.00

224

 

224

6.60

专业核心课程

25

4

14.29

2.29

400

128

528

15.57

专业选修课程

5

 

2.86

 

80

 

80

2.36

素质与能力拓展模块

12

 

6.86

 

192

 

192

5.66

集中实践模块

 

30

 

17.14

 

960

960

28.30

小计

138

37

78.86

21.14

2208

1184

3392

100.00

最低毕业学分:175

 

三、核心课程

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工程基础、材料结构表征、材料物理性能、金属凝固原理、金属材料学、热处理原理与工艺、材料加工成型等。

主要实践环节:专业综合实验、认识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一)

课程

 

模块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课内学时

建议开课学期和学分分配

考核

讲授

实验

上机

实践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1

2

1

2

1

2

1

2

数学与自然科学类

课程

数学类

课程

13020137

高等数学B

10

160

 

 

 

5

5

 

 

 

 

 

 

+

13020111

线性代数B

2

32

 

 

 

 

 

2

 

 

 

 

 

+

13020112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3

48

 

 

 

 

 

 

3

 

 

 

 

+

自然科学类

课程

13020205

大学物理B

5

80

 

 

 

 

2.5

2.5

 

 

 

 

 

+

18020006

物理实验

1

 

32

 

 

 

1

 

 

 

 

 

 

 

03021006

无机及分析化学C

4

64

 

 

 

 

4

 

 

 

 

 

 

+

18021006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

1

 

32

 

 

 

1

 

 

 

 

 

 

 

应修学分

26

 

01021118

工程制图C

2.5

32

 

8

 

2.5

 

 

 

 

 

 

 

+

05021600

工程力学C

3

44

4

 

 

 

 

3

 

 

 

 

 

+

01021120

机械设计基础B

3

44

4

 

 

 

 

 

3

 

 

 

 

 

06021106

电工技术B

2.5

32

8

 

 

 

 

 

2.5

 

 

 

 

+

07020193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

0.5

8

 

 

 

 

0.5

 

 

 

 

 

 

 

07020191

C语言程序设计

2.5

32

 

16

 

2.5

 

 

 

 

 

 

 

 

应修学分

14

 

02021062

专业导论

1

16

 

 

 

1

 

 

 

 

 

 

 

 

02022054

材料热力学

3

48

 

 

 

 

 

 

3

 

 

 

 

 

02021041

材料科学基础

4.5

72

 

 

 

 

 

4.5

 

 

 

 

 

 

02021249

Introduction to Materials(双语课程)

2

32

 

 

 

 

 

 

 

2

 

 

 

 

02021248

材料工程基础B

3.5

56

 

 

 

 

 

 

3.5

 

 

 

 

 

应修学分

14

 

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二)

课程

 

模块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课内学时

建议开课学期和学分分配

上机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1

2

1

2

1

2

1

2

02021214

材料结构表征

3

48

 

 

 

 

 

 

 

3

 

 

 

 

02022334

材料结构表征实验

1

 

32

 

 

 

 

 

 

1

 

 

 

 

02022392

材料物理性能

3.5

56

 

 

 

 

 

 

 

3.5

 

 

 

 

02021219

材料性能表征实验

1

 

32

 

 

 

 

 

 

 

1

 

 

 

02022051

金属材料学

3

48

 

 

 

 

 

 

 

 

3

 

 

 

02022341

材料加工成型

2.5

40

 

 

 

 

 

 

 

2.5

 

 

 

 

02021228

材料工程技术实验

1

 

32

 

 

 

 

 

 

 

 

1

 

 

02022394

材料制备技术实验

1

 

32

 

 

 

 

 

 

 

 

1

 

 

02022342

金属凝固原理

2.5

40

 

 

 

 

 

 

 

 

2.5

 

 

 

02022430

热处理原理与工艺

(产教融合课程)

4

64

 

 

 

 

 

 

 

 

4

 

 

 

02022344

合金及其熔炼

2.5

40

 

 

 

 

 

 

 

 

 

2.5

 

 

02022057

模具设计基础

2

32

 

 

 

 

 

 

 

2

 

 

 

 

02022337

工厂设计与安全环保概论

2

32

 

 

 

 

 

 

 

 

 

2

 

 

应修学分

29

 

02022431

Functional Materials(英文授课)

1.5

24

 

 

 

 

 

 

 

 

1.5

 

 

 

02022161

失效分析*

2

32

 

 

 

 

 

 

 

 

 

2

 

 

02022241

金属腐蚀与防护

1.5

24

 

 

 

 

 

 

 

1.5

 

 

 

 

02022242

粉末冶金概论

1.5

24

 

 

 

 

 

 

 

1.5

 

 

 

 

02022433

增材制造

1.5

24

 

 

 

 

 

 

 

1.5

 

 

 

 

02022303

复合材料概论

1.5

24

 

 

 

 

 

 

 

1.5

 

 

 

 

02022432

材料制备先进技术*

2

32

 

 

 

 

 

 

 

2

 

 

 

 

应修学分

5

*:限选课程

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三)

课程

 

模块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建议开课学期和学分分配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1

2

1

2

1

2

1

2

00000096

军事技能训练

2

2

2

 

 

 

 

 

 

 

18025016

金工实习

2

2

 

2

 

 

 

 

 

 

02025113

认识实习

1

1

 

1

 

 

 

 

 

 

02025024

模具AutoCAD

2

2

 

 

 

 

2

 

 

 

02025128

热处理工艺设计

3

3

 

 

 

 

 

3

 

 

02025058

专业综合实验

4

4

 

 

 

 

 

 

4

 

02025050

毕业实习

4

4

 

 

 

 

 

 

4

 

02025101

毕业设计(论文)

12

15

 

 

 

 

 

 

 

12

应修学分

30

 

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四)

课程

 

模块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课内学时

建议开课学期和学分分配

考核

讲授

实验

上机

实践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1

2

1

2

1

2

1

2

00000010

军事理论

2

36

 

 

 

2

 

 

 

 

 

 

 

 

11000037

思想道德与法治

3

48

 

 

 

3

 

 

 

 

 

 

 

 

1100004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

32

 

 

16

 

3

 

 

 

 

 

 

 

11000029

形势与政策

2

32

 

 

 

2

 

11000038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

48

 

 

 

 

 

3

 

 

 

 

 

 

1100004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3

32

 

 

16

 

 

 

3

 

 

 

 

 

1100004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3

48

 

 

 

 

 

 

3

 

 

 

 

 

38020191

大学英语

10

160

 

 

 

3

3

2

2

 

 

 

 

+

38020204

听力专项实践

1

 

 

 

16

1

 

 

 

 

 

14020191

体育

4

144

 

 

 

4

 

 

11000046

劳动教育

1

16

 

 

16

1

 

30001009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

16

 

 

16

2

 

 

 

 

 

 

 

 

00000011

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

1

16

 

 

 

1

 

 

 

 

 

 

 

 

02020101

创新思维教育与实践

1

8

 

 

8

 

 

 

 

1

 

 

 

 

30001010

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

1

16

 

 

 

 

 

 

 

 

1

 

 

 

应修学分

40

 

 

“四史”教育类

1

 

 

 

 

 

 

 

 

 

 

 

 

 

 

人文科学类

 

 

 

 

 

 

 

 

 

 

 

 

 

 

 

管理与策划类

 

 

 

 

 

 

 

 

 

 

 

 

 

 

 

自然科学与新技术类

 

 

 

 

 

 

 

 

 

 

 

 

 

 

 

艺术与美育类

 

 

 

 

 

 

 

 

 

 

 

 

 

 

应修学分

5

各专业根据盐工发2023【46】文件中的要求执行

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五)

课程

 

模块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课内学时

建议开课学期和学分分配

考核类型

讲授

实验

上机

实践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1

2

1

2

1

2

1

2

人文

社会

科学

类通

识教

质拓

 

公共艺术

2

 

 

 

 

 

2

 

 

 

 

 

11023016

沟通与写作

2

16

 

 

16

 

 

2

 

 

 

 

 

 

39022279

技术经济分析

1.5

24

 

 

 

 

 

 

 

1.5

 

 

 

 

04022433

企业管理

1.5

24

 

 

 

 

 

 

 

1.5

 

 

 

 

应修学分

7

 

专业

基础

类专

业课

质拓

02023003

科研导论

1.5

24

 

 

 

 

 

 

 

1.5

 

 

 

 

02022320

科技创新与论文写作

1.5

24

 

 

 

 

 

 

 

 

1.5

 

 

 

07022462

大数据分析与应用

1.5

24

 

 

 

 

 

 

 

1.5

 

 

 

 

02022428

人工智能前沿技术

1.5

24

 

 

 

 

 

 

 

 

1.5

 

 

 

02022285

材料科学发展前沿

(双语课程)

1.5

24

 

 

 

 

 

 

 

 

1.5

 

 

 

02022224

汽车材料

1.5

24

 

 

 

 

 

 

 

 

1.5

 

 

 

应修学分

3

 

能力拓展模块应修学分

2

按学校相关文件执行

应修学分

12

 

 

 

 

材料物理专业

专业代码:080402     学科门类:理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江苏省及周边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身心素质、职业道德和文化修养,掌握材料物理专业所需的物理与自然科学知识、工程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良好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具有不断学习、适应社会和职业发展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国际视野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能在新材料的设计、加工、测试、分析和应用等方面级相关领域从事产品设计、技术开发、科技成果转化、质量检测及管理工作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水平应用型专门人才。

毕业生经过5年左右的工程实践,预期在半导体材料、新材料行业及相关产业领域达到以下目标:

1.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身体和心理素质、职业道德规范和社会责任感;

2.具备专业所需要的数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工程基础知识并能够运用到工程实践;

3.具有半导体材料、新材料的基本知识与实验技术,能够初步解决专业相关的结构设计、工艺开发、技术管理、产品生产与应用中的复杂工程问题;

4.具有组织、领导、管理等方面的初步能力,能与工作相关团队进行有效沟通及跨文化协调能力,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主动追求培训、继续教育等学习机会,不断提升专业工作能力、管理水平;

5.能够较好地胜任半导体材料、新材料及相关行业不同性质的岗位工作要求,担任技术骨干或项目管理人员。

 

二、课程体系

课程分模块学分学时统计表

课程模块

学分

占总学分的比例(%)

学时

占总学时的比例(%)

理论

实验与实践

理论

实验与实践

讲授

实验与实践

小计

通识模块

通识必修课程

72.25

9.25

40.8

5.2

1248

196

1444

41.0

通识选修课程

5

 

2.8

 

80

 

80

2.3

专业模块

专业基础课程

16.5

3.5

9.3

2.0

264

112

376

10.7

专业核心课程

20

 

11.3

 

320

 

320

9.1

专业选修课程

7.5

 

4.2

 

120

 

120

3.4

素质与能力拓展模块

10

2

5.6

1.1

160

32

192

5.4

集中实践模块

 

31

 

17.5

 

992

992

28.1

小计

131.25

45.75

74.2

25.8

2192

1332

3524

100

最低毕业学分:177

工程认证专业课程体系分类统计表

课程模块

学分

占总学分比例(%)

学时

占总学时的比例(%)

理论

实验与实践

小计

理论

实验与

实践

讲授

实验与实践

小计

数学与自然科学类

26.5

2.5

29

15.0

1.4

424

72

496

14.1

工程基础类、

专业基础类、专业类

57.75

7.25

65

32.6

4.1

924

180

1104

31.3

人文社会科学类

通识教育

47

5

52

26.6

2.8

844

88

932

26.4

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

0

31

31

0.0

17.5

0

992

992

28.1

小计

131.25

45.75

177

74.2

25.8

2192

1332

3524

100

最低毕业学分:177

 

三、核心课程

大学物理B、物理化学、工程制图C、理论物理基础、近代物理基础、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与器件、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结构表征、材料物理性能等。

主要实践环节:金工实习、机械设计课程设计、AutoCAD、认识实习、计算机在材料物理中的应用、专业综合实验、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一)

课程

 

模块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课内学时

建议开课学期和学分分配

考核类型

实验

上机

实践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1

2

1

2

1

2

1

2

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

数学类课程

13020137

高等数学B

10

160

 

 

 

5

5

 

 

 

 

 

 

+

13020111

线性代数B

2

32

 

 

 

 

 

2

 

 

 

 

 

+

13020112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3

48

 

 

 

 

 

 

3

 

 

 

 

+

自然科学类课程

13020205

大学物理B

5

80

 

 

 

 

2.5

2.5

 

 

 

 

 

+

18020006

物理实验

1

 

32

 

 

 

1

 

 

 

 

 

 

 

03021074

工程化学

2.5

32

8

 

 

 

2

 

 

 

 

 

 

+

03021046

物理化学B

4.5

72

 

 

 

 

 

4.5

 

 

 

 

 

+

18021004

物理化学实验

1

 

32

 

 

 

 

1

 

 

 

 

 

 

应修学分

29

 

01021118

工程制图C

2.5

32

 

8

 

2.5

 

 

 

 

 

 

 

+

07020191

C语言程序设计

2.5

32

 

16

 

2.5

 

 

 

 

 

 

 

 

01021120

机械设计基础B

3

44

4

 

 

 

 

3

 

 

 

 

 

 

06021104

电工电子学B

4

56

8

 

 

 

 

 

4

 

 

 

 

+

07020193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

0.5

8

 

 

 

 

0.5

 

 

 

 

 

 

 

应修学分

12.5

 

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二)

课程

 

模块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课内学时

建议开课学期和学分分配

考核类型

讲授

实验

上机

实践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1

2

1

2

1

2

1

2

专业类课程

础课

02021062

专业导论

1

16

 

 

 

1

 

 

 

 

 

 

 

 

02021213

材料科学基础

4

64

 

 

 

 

 

 

4

 

 

 

 

+

02022333

材料结构表征

2.5

40

 

 

 

 

 

 

 

2.5

 

 

 

+

02022334

材料结构表征实验

1

 

32

 

 

 

 

 

 

1

 

 

 

 

02021205

固体物理

3

48

 

 

 

 

 

 

3

 

 

 

 

 

02022297

材料物理性能

4

64

 

 

 

 

 

 

 

4

 

 

 

+

02022374

材料制备技术专业实验

1.5

 

48

 

 

 

 

 

 

 

1.5

 

 

 

02021219

材料性能表征实验

1

 

32

 

 

 

 

 

 

1

 

 

 

+

02021249

Introduction to materials双语课程)

2

32

 

 

 

 

 

 

 

2

 

 

 

+

应修学分

20

 

专业

必修课程

02022274

半导体物理与器件

3

48

 

 

 

 

 

 

 

3

 

 

 

+

02021204

理论物理基础

3.5

56

 

 

 

 

 

 

3.5

 

 

 

 

+

02022276

太阳能电池原理与工艺(产教融合课程)

2

32

 

 

 

 

 

 

 

2

 

 

 

+

01022381

近代物理基础

2

32

 

 

 

 

 

 

2

 

 

 

 

 

02022408

储能材料与技术

1.5

24

 

 

 

 

 

 

 

 

1.5

 

 

 

02022406

光电功能材料

2

32

 

 

 

 

 

 

 

 

2

 

 

 

02022438

传感材料及应用

2

32

 

 

 

 

 

 

 

 

2

 

 

 

02022455

新能源材料

(产教融合课程)

2.5

40

 

 

 

 

 

 

 

2.5

 

 

 

 

02022255

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

1.5

24

 

 

 

 

 

 

 

 

1.5

 

 

 

应修学分

20

 

专业选修课

02022439

真空工学

1.5

24

 

 

 

 

 

 

 

1.5

 

 

 

 

02022224

汽车材料

1.5

24

 

 

 

 

 

 

 

 

1.5

 

 

 

02022226

工程案例分析

1.5

24

 

 

 

 

 

 

 

 

 

1.5

 

 

02022307

薄膜材料与薄膜技术

1.5

24

 

 

 

 

 

 

 

1.5

 

 

 

 

02022409

新能源材料工厂设计概论

1.5

24

 

 

 

 

 

 

 

 

1.5

 

 

 

02022410

仿生材料

1.5

24

 

 

 

 

 

 

 

 

1.5

 

 

 

02022440

数值计算方法*

1.5

24

 

 

 

 

 

 

 

 

1.5

 

 

 

02022300

纳米材料

1.5

24

 

 

 

 

 

 

 

1.5

 

 

 

 

02022395

科学发展前沿

1.5

24

 

 

 

 

 

 

 

 

1.5

 

 

 

02022309

高性能纤维制备技术

1.5

24

 

 

 

 

 

 

 

 

1.5

 

 

 

02022306

节能技术与应用

1.5

24

 

 

 

 

 

 

 

 

1.5

 

 

 

02022303

复合材料概论

1.5

24

 

 

 

 

 

 

 

 

 

1.5

 

 

应修学分

7.5

*:限选课程

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三)

课程

 

模块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建议开课学期和学分分配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1

2

1

2

1

2

1

2

00000096

军事技能训练

2

2

2

 

 

 

 

 

 

 

18025016

金工实习

2

2

 

2

 

 

 

 

 

 

02025113

认识实习

1

1

 

1

 

 

 

 

 

 

01020001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2

2

 

 

2

 

 

 

 

 

02025001

AutoCAD

2

2

 

 

 

2

 

 

 

 

02025141

课程设计(太阳能电池原理与工艺)

2

2

 

 

 

 

2

 

 

 

02025059

计算机在材料物理中的应用

2

2

 

 

 

 

 

2

 

 

02025109

专业综合实验

3

3

 

 

 

 

 

 

3

 

02025022

毕业实习

3

3

 

 

 

 

 

 

3

 

02025101

毕业设计(论文)

12

15

 

 

 

 

 

 

 

12

应修学分

31

 

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四)

课程

 

模块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课内学时

建议开课学期和学分分配

考核类型

讲授

实验

上机

实践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1

2

1

2

1

2

1

2

00000010

军事理论

2

36

 

 

 

2

 

 

 

 

 

 

 

 

11000037

思想道德与法治

3

48

 

 

 

3

 

 

 

 

 

 

 

 

1100004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

32

 

 

16

 

3

 

 

 

 

 

 

 

11000029

形势与政策

2

32

 

 

 

2

 

 

 

 

 

 

 

 

11000038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

48

 

 

 

 

 

3

 

 

 

 

 

 

1100004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3

32

 

 

16

 

 

 

3

 

 

 

 

 

1100004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3

48

 

 

 

 

 

 

3

 

 

 

 

 

38020191

大学英语

10

160

 

 

 

3

3

2

2

 

 

 

 

+

38020204

听力专项实践

1

 

 

 

16

1

 

 

 

 

 

14020191

体育

4

144

 

 

 

4

 

 

30001009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

16

 

 

16

2

 

 

 

 

 

 

 

 

00000011

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

1

16

 

 

 

1

 

 

 

 

 

 

 

 

11000046

劳动教育

1

16

 

 

16

1

 

02020101

创新思维教育与实践

1

8

 

 

8

 

 

 

 

1

 

 

 

 

30001010

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

1

16

 

 

 

 

 

 

 

 

 

 

 

 

应修学分

40

 

 

“四史”教育类

1

 

 

 

 

 

 

 

 

 

 

 

 

 

 

人文科学类

 

 

 

 

 

 

 

 

 

 

 

 

 

 

 

自然科学与新技术类

 

 

 

 

 

 

 

 

 

 

 

 

 

 

 

管理与策划类

 

 

 

 

 

 

 

 

 

 

 

 

 

 

 

艺术与美育类

 

 

 

 

 

 

 

 

 

 

 

 

 

 

应修学分

5

根据盐工发202346】文件中的要求执行。


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五)

课程

 

模块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课内学时

建议开课学期和学分分配

考核类型

讲授

实验

上机

实践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1

2

1

2

1

2

1

2

人文

社会

科学

类通

识教

育素

质拓

39022279

技术经济分析

1.5

24

 

 

 

 

 

 

 

 

 

1.5

 

 

04022433

企业管理

1.5

24

 

 

 

 

 

 

 

 

 

1.5

 

 

11023016

沟通与写作

2

16

 

 

16

 

2

 

 

 

 

 

 

 

 

公共艺术

2

 

 

 

 

 

2

 

 

 

 

 

应修学分

7

 

专业

基础

类专

业课

类素

质拓

02022428

人工智能前沿技术

1.5

24

 

 

 

 

 

 

 

1.5

 

 

 

 

02023003

科研导论

1.5

24

 

 

 

 

 

 

 

1.5

 

 

 

 

02022244

失效分析

1.5

24

 

 

 

 

 

 

 

1.5

 

 

 

 

07022462

大数据分析与应用 

1.5

24

 

 

 

 

 

 

 

 

1.5

 

 

 

02022285

材料科学发展前沿(双语课程)

1.5

24

 

 

 

 

 

 

 

 

 

1.5

 

 

应修学分

3

 

能力拓展模块应修学分

2

按学校相关文件执行

应修学分

12

 

 

材料化学专业

专业代码:080403   学科门类:理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化工新材料、环境可持续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服务江苏省及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文化修养,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知识、工程基础理论和材料化学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团队合作精神、社会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国际化视野,能在材料、化学、环保等领域从事功能材料的设计、开发、管理和应用研究等工作,特别是在有机、高分子材料循环利用与资源化、环境友好材料等特色领域从事材料的再生与利用、制备与加工、结构与性能分析、技术研发、生产与管理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水平应用型专门人才。

毕业生经过5年左右的工程实践,预期在化学和材料及相关产业领域达到以下目标:

1.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身体和心理素质、职业道德规范和社会责任感;

2.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工程基础和材料化学专业知识,具有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信息的能力,具备解决材料化学工程问题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3.具备解决材料化学相关行业的设计、研究与开发、生产、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工作能力,并综合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伦理等影响因素;

4.具有跨文化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并能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发挥积极作用;

5.能够通过继续教育或其它学习渠道更新知识,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适应社会职业环境变化和社会发展的能力,胜任材料化学相关行业不同性质的岗位工作要求。

 

二、课程体系

课程分模块学分学时统计表

课程模块

学分

占总学分的比例(%)

学时

占总学时的比例(%)

理论

实验与实践

理论

实验与实践

讲授

实验与实践

小计

通识模块

通识必修课程

57.5

6.5

32.95

3.72

1012

136

796

22.64

通识选修课程

5

 

2.87

 

80

 

80

2.28

专业模块

专业基础课程

30

5

17.19

2.87

480

144

624

17.75

专业核心课程

17.5

3.5

10.03

2.00

280

112

392

11.15

专业选修课程

7.5

 

4.29

 

120

 

120

3.41

素质与能力拓展模块

12

 

6.88

 

192

 

192

5.46

集中实践模块

 

30

 

17.19

 

960

960

27.30

小计

129.5

45

74.21

25.79

2164

1352

3516

100

最低毕业学分:174.5

 

工程认证专业课程体系分类统计表

课程模块

学分

占总学分的比例(%)

学时

占总学时的比例

(%)

理论

实验

与实践

小计

理论

实验

实践

讲授

实验与实践

小计

数学与自然科学类

课程

34.5

5

39.5

19.78

2.87

552

160

712

20.25

工程基础类、专业基础类、专业类课程

46

5

51

26.36

2.87

736

144

880

25.03

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

 

30

30

 

17.19

 

960

960

27.30

人文社会科学类

通识教育课程

49

5

54

28.08

2.87

876

88

964

27.42

小计

129.5

45

174.5

74.21

25.79

2164

1352

3516

100

最低毕业学分:174.5

 

三、核心课程

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工程基础、材料化学、材料物理性能,材料结构表征、材料合成与制备技术、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固废高分子资源化与综合利用。

主要实践环节: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基础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材料工程基础课程设计、材料制备技术专业实验、认识实习、材料化学专业综合实验、材料合成与制备课程设计、计算机在材料化学中的应用、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一)

课程

 

模块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课内学时

建议开课学期和学分分配

考核类型

实验

上机

实践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1

2

1

2

1

2

1

2

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

数学类

13020137

高等数学B

10

160

 

 

 

5

5

 

 

 

 

 

 

+

13020111

线性代数B

2

32

 

 

 

 

 

2

 

 

 

 

 

+

13020112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3

48

 

 

 

 

 

 

3

 

 

 

 

+

自然科学类

13020205

大学物理B

5

80

 

 

 

 

2.5

2.5

 

 

 

 

 

+

30180021

物理实验

1

 

32

 

 

 

1

 

 

 

 

 

 

 

03021030

无机及分析化学A

6

96

 

 

 

 

3

3

 

 

 

 

 

+

03021021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

2

 

64

 

 

 

1

1

 

 

 

 

 

 

02021217

基础有机化学

4

64

 

 

 

 

 

4

 

 

 

 

 

+

02021218

基础有机化学实验

1

 

32

 

 

 

 

1

 

 

 

 

 

 

03021046

物理化学B

4.5

72

 

 

 

 

 

4.5

 

 

 

 

 

+

18021004

物理化学实验

1

 

32

 

 

 

 

1

 

 

 

 

 

 

应修学分

39.5

 

工程

基础

课程

01021118

工程制图C

2.5

32

 

8

 

2.5

 

 

 

 

 

 

 

+

07020191

C语言程序设计

2.5

32

 

16

 

2.5

 

 

 

 

 

 

 

 

06021104

电工电子学B

4

56

8

 

 

 

 

 

4

 

 

 

 

 

07020193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

0.5

8

 

 

 

 

0.5

 

 

 

 

 

 

 

应修学分

9.5

 

专业

基础

课程

02021062

专业导论

1

16

 

 

 

1

 

 

 

 

 

 

 

 

02021213

材料科学基础

4

64

 

 

 

 

 

 

4

 

 

 

 

+

02021211

材料工程基础

3

48

 

 

 

 

 

 

3

 

 

 

 

+

02021249

Introduction to materials(双语课程)

2

32

 

 

 

 

 

 

 

2

 

 

 

+

应修学分

10

 

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二)

课程

 

模块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课内学时

建议开课学期和学分分配

考核类型

讲授

实验

上机

实践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1

2

1

2

1

2

1

2

专业类课程

业核心

 

02021040

材料物理性能

2.5

40

 

 

 

 

 

 

 

2.5

 

 

 

+

02021219

材料性能表征实验

1

 

32

 

 

 

 

 

 

1

 

 

 

 

02022333

材料结构表征

2.5

40

 

 

 

 

 

 

 

2.5

 

 

 

+

02022334

材料结构表征实验

1

 

32

 

 

 

 

 

 

1

 

 

 

 

02022411

材料合成与制备技术

(产教融合课程)

3

48

 

 

 

 

 

 

 

 

3

 

 

+

02022374

材料制备技术专业实验

1.5

 

48

 

 

 

 

 

 

 

1.5

 

 

 

02022255

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

1.5

24

 

 

 

 

 

 

 

 

1.5

 

 

+

02022413

材料化学

3

48

 

 

 

 

 

 

 

 

3

 

 

+

02022414

固废高分子资源化与综合利用(产教融合课程)

2

32

 

 

 

 

 

 

 

 

 

2

 

+

02022412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3

48

 

 

 

 

 

 

 

3

 

 

 

+

应修学分

21

 

专业选修课

02022415

高分子材料成型工艺

1.5

24

 

 

 

 

 

 

 

 

1.5

 

 

+

02022416

高分子材料助剂

1.5

24

 

 

 

 

 

 

 

 

1.5

 

 

 

02022417

天然高分子

1.5

24

 

 

 

 

 

 

 

 

1.5

 

 

 

02022418

材料化学前沿

1.5

24

 

 

 

 

 

 

 

 

1.5

 

 

 

02022419

材料表面与界面

1.5

24

 

 

 

 

 

 

 

 

1.5

 

 

 

02022311

涂料与粘合剂

1.5

24

 

 

 

 

 

 

 

1.5

 

 

 

 

02022300

纳米材料

1.5

24

 

 

 

 

 

 

 

1.5

 

 

 

 

02022308

新能源材料

1.5

24

 

 

 

 

 

 

 

1.5

 

 

 

 

02022420

固体化学

1.5

24

 

 

 

 

 

 

 

 

1.5

 

 

 

02022421

结晶化学

1.5

24

 

 

 

 

 

 

 

 

1.5

 

 

 

02022422

可降解高分子

1.5

24

 

 

 

 

 

 

 

 

1.5

 

 

 

02022423

高分子复合材料

1.5

24

 

 

 

 

 

 

 

 

 

1.5

 

 

02022424

生物医用材料

1.5

24

 

 

 

 

 

 

 

 

 

1.5

 

 

02022426

高分子材料改性

1.5

24

 

 

 

 

 

 

 

 

 

1.5

 

 

02022425

材料腐蚀与防护

1.5

24

 

 

 

 

 

 

 

 

1.5

 

 

 

应修学分

7.5

 

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三)

课程

 

模块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建议开课学期和学分分配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1

2

1

2

1

2

1

2

00000096

军事技能训练

2

2

2

 

 

 

 

 

 

 

02025081

材料工程基础课程设计

2

2

 

 

 

 

2

 

 

 

18025016

金工实习

2

2

 

2

 

 

 

 

 

 

02025113

认识实习

1

1

 

1

 

 

 

 

 

 

02025131

材料合成与制备课程设计

1

1

 

 

 

 

 

1

 

 

02025132

计算机在材料化学中的应用

2

2

 

 

 

 

 

2

 

 

02025133

材料化学专业综合实验

3

3

 

 

 

 

 

 

3

 

02025134

高分子成型工艺设计与成型加工

2

2

 

 

 

 

 

 

2

 

02025022

毕业实习

3

3

 

 

 

 

 

 

3

 

02025101

毕业设计(论文)

12

15

 

 

 

 

 

 

 

12

应修学分

30

 

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四)

课程

 

模块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课内学时

建议开课学期和学分分配

考核类型

讲授

实验

上机

实践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1

2

1

2

1

2

1

2

00000010

军事理论

2

36

 

 

 

2

 

 

 

 

 

 

 

 

11000037

思想道德与法治

3

48

 

 

 

3

 

 

 

 

 

 

 

 

1100004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

32

 

 

16

 

3

 

 

 

 

 

 

 

11000029

形势与政策

2

32

 

 

 

2

 

11000038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

48

 

 

 

 

 

3

 

 

 

 

 

 

1100004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3

32

 

 

16

 

 

 

3

 

 

 

 

 

1100004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3

48

 

 

 

 

 

 

3

 

 

 

 

 

38020191

大学英语

10

160

 

 

 

3

3

2

2

 

 

 

 

+

38020204

听力专项实践

1

 

 

 

16

1

 

 

 

 

 

14020191

体育

4

144

 

 

 

4

 

 

30001009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

16

 

 

16

2

 

 

 

 

 

 

 

 

00000011

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

1

16

 

 

 

1

 

 

 

 

 

 

 

 

11000046

劳动教育

1

16

 

 

16

1

 

02020101

创新思维教育与实践

1

8

 

 

8

 

 

 

 

1

 

 

 

 

30001010

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

1

16

 

 

 

 

 

 

 

 

1

 

 

 

应修学分

40

 

 

“四史”教育类

1

 

 

 

 

 

 

 

 

 

 

 

 

 

 

人文科学类

 

 

 

 

 

 

 

 

 

 

 

 

 

 

 

自然科学与新技术类

 

 

 

 

 

 

 

 

 

 

 

 

 

 

 

管理与策划类

 

 

 

 

 

 

 

 

 

 

 

 

 

 

 

艺术与美育类

 

 

 

 

 

 

 

 

 

 

 

 

 

 

应修学分

5

各专业根据盐工发2023【46】文件中的要求执行

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五)

课程

 

模块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课内学时

建议开课学期和学分分配

考核类型

讲授

实验

上机

实践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1

2

1

2

1

2

1

2

人文

社会

科学

类通

识教

质拓

 

公共艺术

2

 

 

 

 

 

2

 

 

 

 

 

11023016

沟通与写作

2

16

 

 

16

 

 

2

 

 

 

 

 

 

39022279

技术经济分析

1.5

24

 

 

 

 

 

 

 

1.5

 

 

 

 

04022433

企业管理

1.5

24

 

 

 

 

 

 

 

1.5

 

 

 

 

应修学分

7

 

专业

基础

类专

业课

质拓

02023003

科研导论

1.5

24

 

 

 

 

 

 

 

1.5

 

 

 

 

02022320

科技创新与论文写作

1.5

24

 

 

 

 

 

 

 

 

1.5

 

 

 

02022285

材料科学发展前沿

(双语课程)

1.5

24

 

 

 

 

 

 

 

 

1.5

 

 

 

07022462

大数据分析与应用

1.5

 

 

 

 

 

 

 

 

 

 

1.5

 

 

02022428

人工智能前沿技术

1.5

 

 

 

 

 

 

 

 

 

 

1.5

 

 

应修学分

3

 

能力拓展模块应修学分

2

按学校相关文件执行

应修学分

12

 

 

 

交通工程专业

专业代码:081802    学科门类:工学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江苏省及周边区域交通工程产业发展,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身心素质、职业道德和文化修养,掌握交通工程专业所需的数学与自然科学知识、工程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具有不断学习、适应社会和职业发展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国际视野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能够在交通工程领域从事规划、设计、施工、检测、管理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生经过5年左右的工程实践,预期在交通工程领域及相关产业领域达到以下目标:

1.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

2.具备工程师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能较好地胜任专业岗位的工作要求;

3.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能够从事专业领域方面规划、设计、建造、管理、科研等工作;

4.能够在跨专业的团队中工作、并能有效交流与合作;

5.能够在专业相关领域取得一定的职业发展,成为技术骨干、项目负责人或管理者。

 

二、课程体系

工程认证专业课程体系分类统计表


课程模块

学分

占总学分的比例(%

学时

占总学时的比例(%

理论

实验

与实践

小计

讲授

实验

与实践

小计

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

28.25

1.75

30

17.14

452

44

496

13.85

工程基础类、专业基础类、

专业类课程

47.5

7.5

55

31.43

760

192

952

26.59

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

0

35

35

20.00

0

1120

1120

31.28

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

47

8

55

31.43

860

152

1012

28.28

小计

122.75

52.25

175

100

2072

1508

3580

100

最低毕业学分:175

课程分模块学分学时统计表

课程模块

学分

占总学分的比例(%)

学时

占总学时的比例(%)

理论

实验与实践

理论

实验与实践

讲授

实验与实践

小计

通识模块

通识必修课程

57

7

32.6

4

1012

136

1148

32.1

通识选修课程

5

0

2.9

0

80

0

80

2.3

专业模块

专业基础课程

28.75

3.75

16.4

2.2

460

60

520

14.5

专业核心课程

15.5

0

8.9

0

248

0

248

6.9

专业选修课程

9

4

5.1

2.2

144

128

272

7.6

素质与能力拓展模块

8

2

4.6

1.1

128

64

192

5.3

集中实践模块

0

35

0

20

0

1120

1120

31.3

小计

123.25

51.75

70.5

29.5

2072

1508

3580

100

最低毕业学分:175

 

三、核心课程

工程力学、结构力学、土质学与土力学、交通工程制图、交通工程基础、运筹学原理、道路建筑材料、土木工程测量、交通工程经济、交通系统分析、交通控制与管理、道路勘测设计、交通工程设计、交通规划、路基路面工程等

主要实践环节:军事技能训练、认识实习、AutoCADBIM基础、道路建筑材料实验、金工实习、交通规划课程设计、测量实习、交通仿真课程设计、道路勘测课程设计、交通工程设计课程设计、路基路面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一)

课程

 

模块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课内学时

建议开课学期和学分分配

考核类型

实验

上机

实践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1

2

1

2

1

2

1

2

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

数学类课程

13020137

高等数学B

10

160

 

 

 

5

5

 

 

 

 

 

 

+

13020111

线性代数B

2

32

 

 

 

 

 

2

 

 

 

 

 

+

13020112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3

48

 

 

 

 

 

 

3

 

 

 

 

+

自然科学类课程

13020205

大学物理B

5

80

 

 

 

 

2.5

2.5

 

 

 

 

 

+

18020006

物理实验

1

 

32

 

 

 

1

 

 

 

 

 

 

 

05021600

工程力学C

3

44

4

 

 

 

 

3

 

 

 

 

 

+

05021594

结构力学

3.5

56

 

 

 

 

 

 

3.5

 

 

 

 

+

05021558

土质学与土力学

2.5

32

8

 

 

 

 

 

2.5

 

 

 

 

+

应修学分

30

 

07020191

C语言程序设计

2.5

32

 

16

 

2.5

 

 

 

 

 

 

 

 

02021069

交通工程制图

2.5

32

 

8

 

2.5

 

 

 

 

 

 

 

+

06021106

电工技术B

2.5

32

8

 

 

 

 

2.5

 

 

 

 

 

+

07020193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

0.5

8

 

 

 

 

0.5

 

 

 

 

 

 

 

应修学分

8

 

础类

02021062

专业导论

1

16

 

 

 

1

 

 

 

 

 

 

 

 

02021251

交通工程基础

3.5

32

 

 

24

 

 

3.5

 

 

 

 

 

+

02022405

运筹学原理

2

32

 

 

 

 

 

2

 

 

 

 

 

+

02021252

道路建筑材料

(产教融合课程)

2

32

 

 

 

 

 

2

 

 

 

 

 

+

05021163

土木工程测量

2.5

32

8

 

 

 

 

 

2.5

 

 

 

 

+

02021048

Traffic Engineering Introduction

2

32

 

 

 

 

 

 

 

 

 

2

 

+

应修学分

13

 

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二)

课程

 

模块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课内学时

建议开课学期和学分分配

考核类型

讲授

实验

上机

实践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1

2

1

2

1

2

1

2

专业模块

02022450

交通工程经济

2

32

 

 

 

 

 

2

 

 

 

 

 

+


02021224

交通系统分析

2

32

 

 

 

 

 

 

2

 

 

 

 

+


02022322

交通控制与管理

2

32

 

 

 

 

 

 

 

2

 

 

 

+


02022323

城市规划原理

1.5

24

 

 

 

 

 

 

1.5

 

 

 

 

+


02022396

道路勘测设计

(产教融合课程)

2

32

 

 

 

 

 

 

2

 

 

 

 

+


02022354

交通工程设计

2

32

 

 

 

 

 

 

 

2

 

 

 

+


02022397

交通规划

2

32

 

 

 

 

 

 

2

 

 

 

 

+


02022137

路基路面工程

3

48

 

 

 

 

 

 

 

3

 

 

 

+


02022451

交通环境评价

1.5

24

 

 

 

 

 

 

 

1.5

 

 

 

 


02022210

道路交通安全

1.5

24

 

 

 

 

 

 

 

1.5

 

 

 

 


02022401

智能交通系统

1.5

24

 

 

 

 

 

 

 

 

1.5

 

 

 


应修学分

21

 

专业选修程课

交通基础设施方向

02022453

专业综合实验*

4

 

128

 

 

 

 

 

 

 

 

4

 

 

02022464

结构设计原理

1.5

24

 

 

 

 

 

 

 

1.5

 

 

 

 

02022454

工程管理与造价

1.5

24

 

 

 

 

 

 

 

 

1.5

 

 

 

02022456

混凝土科学与工程

1.5

24

 

 

 

 

 

 

 

1.5

 

 

 

 

02022457

公路工程地质

1.5

24

 

 

 

 

 

 

 

1.5

 

 

 

 

02022458

工程监理

1.5

24

 

 

 

 

 

 

 

 

1.5

 

 

 

02022459

结构健康监测

1.5

24

 

 

 

 

 

 

 

 

1.5

 

 

 

02022357

桥梁工程导论

1.5

24

 

 

 

 

 

 

 

 

1.5

 

 

 

02022206

公路养护与管理

1.5

24

 

 

 

 

 

 

 

 

1.5

 

 

 

02022460

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

1.5

24

 

 

 

 

 

 

 

 

 

1.5

 

 

07022462

大数据分析与应用

1.5

24

 

 

 

 

 

 

 

 

 

1.5

 

 

07022463

Python与人工智能

1.5

24

 

 

 

 

 

 

 

 

 

1.5

 

 

应修学分

13

*:限选课程

智能交通

技术方向

02022463

专业软件训练*

4

 

 

128

 

 

 

 

 

 

 

4

 

 

02022294

轨道交通

1.5

24

 

 

 

 

 

 

 

1.5

 

 

 

+

06022525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1.5

24

 

 

 

 

 

 

 

1.5

 

 

 

 

07022464

网络安全技术

1.5

24

 

 

 

 

 

 

 

1.5

 

 

 

 

02022462

交通地理信息系统

1.5

24

 

 

 

 

 

 

 

 

1.5

 

 

 

07022465

物联网无线通信技术

1.5

24

 

 

 

 

 

 

 

 

1.5

 

 

 

01022521

交通机电系统

1.5

24

 

 

 

 

 

 

 

 

1.5

 

 

 

07022467

信息采集与处理技术

1.5

24

 

 

 

 

 

 

 

 

1.5

 

 

 

07022468

图像检测分析技术

1.5

24

 

 

 

 

 

 

 

 

1.5

 

 

 

07022469

云计算与云应用

1.5

24

 

 

 

 

 

 

 

 

 

1.5

 

 

07022462

大数据分析与应用

1.5

24

 

 

 

 

 

 

 

 

 

1.5

 

 

07022463

Python与人工智能

1.5

24

 

 

 

 

 

 

 

 

 

1.5

 

 

应修学分

13

*:限选课程

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三)

课程

 

模块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建议开课学期和学分分配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1

2

1

2

1

2

1

2

00000096

军事技能训练

2

2

2

 

 

 

 

 

 

 

02025031

认识实习

1

1

 

1

 

 

 

 

 

 

02025123

AutoCAD及BIM基础

2

2

 

2

 

 

 

 

 

 

02025144

道路建筑材料实验

2

2

 

 

2

 

 

 

 

 

18025016

金工实习

2

2

 

 

 

2

 

 

 

 

02025046

交通规划课程设计

2

2

 

 

 

2

 

 

 

 

02025143

测量实习

2

2

 

 

 

 

2

 

 

 

02025116

交通仿真课程设计

2

2

 

 

 

 

2

 

 

 

02025066

道路勘测课程设计

1

1

 

 

 

1

 

 

 

 

02025117

交通工程设计课程设计

2

2

 

 

 

 

2

 

 

 

02025067

路基路面课程设计

1

1

 

 

 

 

 

1

 

 

02025145

公路工程测试技术

1

1

 

 

 

 

 

1

 

 

02025022

毕业实习

3

3

 

 

 

 

 

 

3

 

02025101

毕业设计(论文)

12

15

 

 

 

 

 

 

 

12

应修学分

35

 

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四)

课程

 

模块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课内学时

建议开课学期和学分分配

考核类型

讲授

实验

上机

实践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1

2

1

2

1

2

1

2

00000010

军事理论

2

36

 

 

 

2

 

 

 

 

 

 

 

 

11000037

思想道德与法治

3

48

 

 

 

3

 

 

 

 

 

 

 

 

1100004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

32

 

 

16

 

3

 

 

 

 

 

 

 

11000029

形势与政策

2

32

 

 

 

2

 

11000038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

48

 

 

 

 

 

3

 

 

 

 

 

 

1100004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3

32

 

 

16

 

 

 

3

 

 

 

 

 

1100004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3

48

 

 

 

 

 

 

3

 

 

 

 

 

38020191

大学英语

10

160

 

 

 

3

3

2

2

 

 

 

 

+

38020204

听力专项实践

1

 

 

 

16

1

 

 

 

 

 

14020191

体育

4

144

 

 

 

4

 

 

30001009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

16

 

 

16

2

 

 

 

 

 

 

 

 

00000011

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

1

16

 

 

 

1

 

 

 

 

 

 

 

 

11000046

劳动教育

1

16

 

 

16

1

 

02020101

创新思维教育与实践

1

8

 

 

8

 

 

 

 

1

 

 

 

 

30001010

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

1

16

 

 

 

 

 

 

 

1

 

 

 

 

应修学分

40

 

 

“四史”教育类

1

 

 

 

 

 

 

 

 

 

 

 

 

 

 

人文科学类

 

 

 

 

 

 

 

 

 

 

 

 

 

 

 

管理与策划类

 

 

 

 

 

 

 

 

 

 

 

 

 

 

 

自然科学与新技术类

 

 

 

 

 

 

 

 

 

 

 

 

 

 

 

艺术与美育类

 

 

 

 

 

 

 

 

 

 

 

 

 

 

应修学分

5

根据盐工发2023【46】文件中的要求执行。

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五)

课程

 

模块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课内学时

建议开课学期和学分分配

讲授

实验

上机

实践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1

2

1

2

1

2

1

2

 

 

公共艺术

2

 

 

 

 

 

2

 

 

 

 

 

11023016

沟通与写作

2

16

 

 

16

 

2

 

 

 

 

 

 

 

36023012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1

16

 

 

 

 

 

1

 

 

 

 

 

 

应修学分

5

 

素质拓展

04023004

管理学

2

32

 

 

 

 

 

 

 

 

2

 

 

 

39022664

互联网营销与创业

1

16

 

 

 

 

 

 

 

 

1

 

 

 

05023013

绿色建筑检测与评价

2

32

 

 

 

 

 

 

 

 

2

 

 

 

11022426

汉字与传统文化

1

16

 

 

 

 

 

 

 

 

1

 

 

 

应修学分

3

 

能力拓展模块应修学分

2

按学校相关文件执行

应修学分

10